时间:2022-08-06 13:05:28 | 浏览:511
十五年前,还值年轻的胡爱迪坐在大卡车顶上押运马海毛时,她没想到,这是她走向4000名员工的开始。
十年前,当她通宵翻字典给爱帝取名时,她没想到这个与她名字谐音的商标会成长为中国名牌。
当我看到胡爱迪时,我的第一感觉是她的软弱。身材苗条,声音细腻,对员工极其友好。从外表上看,我看不出她是一个价值数亿的企业老板;认识她的人往往被她的勇气、勇气和非凡的智慧所折服。
在过去的10年里,他从一家国有企业的挡车工成长为一家著名针织服装企业的老板;在过去的10年里,他的品牌产品从国内到国外。用胡爱迪的话说,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些巧合,就像命运的安排一样。
1980年,胡爱迪高中毕业,在武汉第二针织厂工作。其他人教她出去玩,她在工作时保持成型机,思考技术问题。在这家针织厂,她熟悉了几年的工艺流程,从挡车工到打字员再到团委书记。1987年,她调到汉阳工贸销售部,恰好在针织部,熟悉针织品的贸易经验。
1989年8月,28岁的胡爱迪辞职,借钱成立武汉振兴针织批发部,下海淘金。
批发部成立之初,一名外国销售人员首次来武汉销售马海毛毛线。在汉正街盘货多年的老板,没有人敢冒险购买,但马海毛蓬松闪亮的品质吸引了胡爱迪的目光。凭借多年的盘针织品经验,她认为马海毛将成为秋冬的热门商品,并果断地代表该产品。
当时胡爱迪缺钱,她说服厂家零货款送货上门,并说服三位客户先交5万元定金。开业第一天,这三位客户没有生意,一位老板要求退货还款。第二天,马海毛突然疯了,汉正街出现了抢购。“1吨赚1万!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。”忆起当年,胡爱娣仍然感到兴奋。正是这种扎实的第一桶金,为她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许多在汉正街赚钱的商人纷纷转行,有的甚至认为一辈子赚够了钱,开始不思进取。1994年,注定要做针织品的胡爱迪投资近300万元,在汉口姑姑树上租厂房,购买设备,开始做针织品加工。仅半年时间,她就建立了她的第一个加工基地,并将这个新生儿命名为爱帝,开始了她的爱帝梦。
当时,中国正处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的时期。武汉的几家针织厂仍能维持,胡爱迪与这些国有企业竞争。
针对老国企多年不变的款式,她推出了一件可穿的内衣——蕾丝衬衫,其新面料和款式如清新的风,迅速吹动了整个市场。该产品连续两年在市场上流行起来,为她挖下了第二桶金。
二
如今,“接T(TCL)单已成为爱帝集团的经典营销案例。这个案例的成功运作,让国内同行刮目相看。
2002年11月,TCL集团为促销手机,急需100万套内衣,交货期仅仅1个半月。在国内10余个一流内衣品牌的激烈竞争中,爱帝凭借价格、质量优势最后成功夺标。
合同签订前,爱迪集团管理生产的副总经理不同意接受。因为它是爱迪生产能力的两倍,更不用说当时还没有完成其他订单了。仅生产这些内衣所需的500吨纱线就需要半个月的编织和染色;更令人失望的是,所需的2000万元资金没有下降。
胡爱迪拍板:我们不仅要接,还要做好,如期发货。
为筹集资金,胡爱迪四处奔波。下午下班时,遇到交通堵塞。为了在银行下班前找到相关人员,她踩着高跟鞋在建筑大道上弃车,忙到晚上9:30,终于解决了燃眉之急。胡爱迪至今仍感慨万千:如果当天不顺利,后果难以想象。合同签订后,爱迪集团调动省内外同行资源,聚集分散生产能力。全省纺织业的力量,以及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的几十家针织企业,都加班加点,为爱帝效力。
爱迪集团的30多名跟单员每天在沪杭线上来回奔波。一个半月后,他们回到武汉进行大修。在爱迪工业园区,每天购买和运输的大卡车不断流动。
如期履约,TCL公司的人们一再称赞:我没想到会这么快。这场战斗的成功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集团订单,而且使爱迪在国内行业的综合实力提升到了第四位。
胡爱迪说:通过整合省内外产业链资源,爱迪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员工获得